研究成果
承接各类课题近50项,完成政府内参呈报批示率超80%
曾俊霏:国内城市公共交通自动驾驶应用经验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23-04-07 15:55:06 作者:曾俊霏,社会治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字体:【 分享到: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应用自动驾驶技术优化城市交通是完善城市移动出行、打造智慧城市的关键举措,更是抢占国际新领域新赛道、占领技术制高点的重要方向。2022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在特定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出租汽车、公交车客运和普通货物运输,全国自动驾驶发展步速越走越快。2022年12月12日合作区首条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示范应用路线正式开通,为自动驾驶应用创新做出了横琴尝试。为进一步提升合作区自动驾驶领域发展水平、优化合作区交通环境,现总结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如下。


一、国内城市公共交通自动驾驶应用经验


(一)深圳: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


深圳在立法和政策层面给予自动驾驶应用有力支持与保障。2022年8月1日,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首次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应用、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网络安全、事故处理、法律责任等事项做出具体规定。紧随其后出台了《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鼓励各区政府结合辖区基础优势及发展需求,建设差异化特色示范区。例如,支持福田区重点开展城市中心区智能网联公交、出租车等新型出行服务试点;支持南山区开展高效、便捷、全天候24小时按需响应的智能网联公交及无人物流示范,重点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创新工场;支持宝安区依托机场、港口、物流园区等,率先探索海陆空全空间无人系统(智能网联汽车、无人船、无人机)协同联动的创新应用场景等。


(二)北京:率先开展整车无人驾驶试点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制定并发布的《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让“无人驾驶”有法可依。目前,北京市首批20辆“整车无人、车外远程”自动驾驶车辆获准在北京经济开发区的限定路线和特定时段分批开展道路测试,部分车辆搭载小马智行第五代自动驾驶软硬件集成系统PonyAlphaX,整车装有4个激光雷达,4个毫米波雷达,用于车周物体的检测,消除盲区,还配备了7个摄像头,能更有效应对复杂路口场景,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整车无人”载客商业化试点。此外,北京明确提出自动驾驶需要车(自动驾驶车辆)、路(符合自动驾驶行驶的道路)、云(云端服务)、网(可靠及安全的网络)、图(高精度地图)的协同配合,未来北京将深耕以上领域,进一步推动机场接驳、地铁站接驳、物流转运等更多自动驾驶公共交通应用场景落地。


(三)上海:关注智慧交通道路建设


自动驾驶车辆的顺利运行与智慧城市道路建设密不可分。上海为了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性能及信息传递效率,在自动驾驶相应路段开展智慧交通道路升级工作,道路两旁设置了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和检测装置,便于数据采集与接收,并在该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提高车路协同能力。智慧交通道路建设帮助自动驾驶车辆获取更大的感知范围,对行驶策略进行及时调整,帮助车辆提高出行效率及安全性。


二、启示与建议


(一)加强自动驾驶运作管理等环节立法与政策制定工作


借鉴深圳经验,研究出台有关自动驾驶的管理细则及指导性文件,规范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商业化运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网络与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工作,为推动合作区自动驾驶提速发展提供政策赋能。


(二)做好自动驾驶车辆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在硬件方面,开展智能网联交通区域整体规划与设计,借鉴上海经验将相关道路进行改建升级为智慧道路,铺设传感器、上方加装电子监控等设备,实现5G信号全覆盖,分担车载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控制压力,降低车辆硬件的使用要求,在安全区域设置上落客停车点。在软件方面,打造车-路-云-网-图互通的智慧网联交通体系,便利展示智慧网联交通全部信息,提供全域车辆实时监控、数据采集、车辆管理、安全员管理、交通调度等服务。


(三)推动自动驾驶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多样化


通过试运营、路演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自动驾驶相关知识,帮助公众提升对自动驾驶安全保障水平的正确认知,消除安全恐惧。广泛收集民众对自动驾驶应用公共交通出行的需求与建议,根据合作区实际道路、技术等情况,探索提供自动驾驶商务车、自动驾驶观光车、自动驾驶无障碍专车等多种车型,规划新设特定接驳线路,延长自动驾驶车辆服务时间等,满足市民用车需求、全面提升合作区交通出行便捷水平。